<
y4h3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三节 新开始
    “队长,烽火台上有火光!”负责观察的梅晚报告。

    北炜抬头一看,烽火台上已经燃起了一堆篝火,在微明的天空下一股浓烟直冲云霄。

    虽然这个情况已在预计之中,他还是有些沮丧――如果能无声无息的拔掉这个警戒哨就好了。但他的方案被席亚洲枪毙了――特种作战的准备工作太花时间。穿越者们要尽快展开登陆行动,在消息没有扩散开之前就在岸上站稳脚跟。琼州海峡这里古代就是海上交通要道和渔场,天一大亮,这么一支超越时代的船队是瞒不了任何人的,拔掉烽火台和不拔掉,差不了一二个小时。

    “不去管他,继续测水。”北炜命令道,眼下尽快让船进港才是真得。

    可是艇上的人还是有些紧张,梅晚一边纪录着水深线,一边悄声问北炜:

    “明军会来增援吗?”烽火一起,各路援兵纷纷而来――这是他们在电影和小说里常见的情节。

    “不会。”其实北炜自己也心中无底。于鄂水信誓旦旦的说,临高城里是没有驻军的,烽火台起得是预警的作用。虽然他不怕小股的明军或者任何当地武装,不过无谓的流血还是越少越好。

    小艇一路划行一路测试水深投放航标,为船只进入标定航道。海水正在涨潮,波涛倒灌入河,船几乎不需要划动就被潮水带到了烽火台前的码头,台下是一片低矮的瓦房,门前立有旗杆――这里大概就是情报中说的博铺巡检司了。

    巡检司门前空无一人,高高的旗杆上还挂着未熄灭的巡检司字样的灯笼。

    北炜一挥手:“全体上刺刀!侦察队,目标正前方房屋,一组二组三组跟我前进!”随着口令声,北炜关上保险,第一个跃出小艇,跳上码头。

    这次突击尽管所有人都做得很标准,穿越者们占领的第一个大明官衙里却空无一人。左右厢房的床铺上,草席余温还在,伙房里已经座上了一锅水,火都没熄。这里人去楼空还没几分钟。

    巡检司担任的是盘查和预警,当然没必要和穷凶极恶的海盗拼命。他们地形熟悉一走了之就是。反正海盗是呆不久的,走了再回来收拾就是――巡检司里除了桌椅板凳就是些伙房的家伙,折损不了几个钱。海盗也知道这衙门里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干脆过门不入。

    这伙21世纪的穿越者们不但到处搜寻,对所有东西都要兴致勃勃的翻看一遍――在他们的意识里这些都是古董。还要鹊占鸠巢――房子,背靠着海岸的制高点烽火台,还有码头,简直是现成的登陆指挥部么。

    北炜吩咐一个小组上烽火台去搜索灭火然后担任警戒,一个小组则在巡检司登顶,负责压制周边。自己通过步话机向旗舰报告登陆成功,占领博铺巡检司,行动中无人伤亡。

    汇报完毕,他叫来两名队员:“你们回小艇上去,沿着航路投发烟航标。引导后续船只入港。”

    丰城轮的船楼里,听到消息后一直紧张的注视着烟柱的人们都松了口气。博铺港――临高的大门已经向穿越众打开。

    马千瞩按奈住激动的心情,故作镇定的对蒙德说:“开始吧!”

    这个命令随即传到了所有的船只上。每艘船上都重复着同一个命令:“起锚!”

    二艘渔船前卫,二艘殿后,丰城轮和自航驳船并肩行驶,北美分舵的帆船张开雪白的船帆。船队翻滚着白浪航迹,浩浩荡荡的驶向港湾。他们身后,是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将天空染红,南中国海的海面金光闪闪,新世界的曙光第一次照耀在穿越者们的身上。甲板上的穿越众们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心中的激动无可比拟:

    我正在见证历史,我也在创造历史!

    这样的感觉让他们如痴如醉,有人唱起了《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

    起先是一个人,接着是许多人,最后是所有的人。高亢嘹亮的歌声直上云霄,响彻在新世界。

    “鸣笛!”在即将进入港湾的时刻,执委会命令道。

    “呜――”汽笛声响彻着,这是来自另外一个时空文明的鸣笛,它宣告了新时代的来临――历史,即将被改变。

    虽然每个人都在跃跃欲试的准备踏上新世界,暂时他们还得继续在船上忍耐直到码头工程结束。专业的工程人员和不专业的基本劳动力――后者按5人一组的编制,分批下到小艇上,运送上岸,

    工程人员要先规划建设一个港区,作为向内陆挺进的出发基地。

    因为博铺港作为一个海港来说地理环境并不优越――虽然海湾内有水深十米的深水航道,红石岛和河口淤积的沙洲也起到了天然防波堤的作用,但这里的避风条件却不是全天候的,西北面几乎全无遮蔽,一旦刮起西北风港湾内风浪会很大――穿越者无法把它作为主要基地使用,每年因为台风而引起的风暴潮也使得这里不适合安居乐业。

    现代的博铺港是在海湾的南端,这里水深条件最好,工程人员也选择同一地点作为登陆地点和卸货堆积地。作为常规来说,一个这样的港口需要建筑防波堤,各种形式的码头和栈桥,卸货机械和大面积的堆货库房、场地。这一切对穿越者来说都是天方夜谭。

    当然,使用登陆艇也可以进行船-岸驳运,但是速度实在过于缓慢。如果人工修筑栈桥,整个工期很长,还必需自制一些专业设备才能有效的工作。所以负责港口规划设计工作的燕雀志和几位工程方面的技术人员在穿越前就商量好了采用最简单的办法――浮动码头。

    浮码头在现代运用最为常见的是小型船艇的上下客靠泊,很少用做卸货码头。不过稍了解一点军事历史的人都知道诺曼地登陆中英美就大规模的使用了浮动码头,使盟军在没有攻占港口的情况下将十万吨物资和五万辆各种车辆送上了岸。虽然浮动码头在随后到来的飓风中损失惨重,很快失去了作用。但其效用却被完全证明了。

    穿越者们没有那么奢侈的条件――诺曼地的浮动码头还有防波堤,也不需要如此庞大的规模。他们只要能将船上的物资人员尽快转运到岸上就可以了。所以浮码头采用的是封闭的200l铁桶联排,再用角钢连接焊成小型的单元,各单元连接的部分还悬挂了缓冲用废轮胎,顶部再焊接上波纹钢板,根据工程组的测算,每个单元的浮力可承载40吨。一般的车辆、机械和物资都能通行了。

    这种铁桶浮码头单元的问题是连接困难。如果是制式舟桥,有专门的连接螺栓、可以非常准确的连接起来,这些铁桶码头虽然用角钢焊接了外框,也事先焊接了连接用的外露钢耳,但是这里的误差水平谁也不敢担保。

    由渔船拖带的浮动码头一个接一个的拖进了海湾,穿越者们没有舟桥兵的大马力机动舟,丰城轮上的小型机动艇马力有限,靠着几艘小艇连拖带拽,好不容易将一个个单元大致就位――丰城轮锚泊的泊位离开岸边最近处差不多整整150米,单元数量倒是足够,就是组合起来比想像当中还要费劲许多,波浪起伏使得连接得的螺栓很难到位,工程人员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忙乱中不时有人因为过于专注干活掉下水去,幸亏都有救生衣和哨子,登陆指挥部又组织了一批擅长海泳的人乘坐划艇在海湾内来回巡视救助,工程部总算没成为第一个出烈士的部门。

    在制造浮码头时候参照浮桥安装的抓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每个单元上的四个小抓锚成功的减缓了浮桥的颠簸。上午即将结束的时候,一座长150米,宽8米的浮动栈桥已经成型,虽然这些单元在海浪的起伏中还是会不时露出可以夹断人脚踝的裂缝,并随之发出可怕的拉扯声。

    执委会的成员在丰城轮上看着穿越者的第一个工程完工,心里按奈不住的激动,马千瞩大声说:“我建议这个栈桥命名为‘一号工程’,在桥边要树碑立传,永垂穿越国的史册!”

    “立碑可以。”文德嗣说,“不过这个东西在明年台风前之前就得用永久性设施替换掉,台风一来,把它刮走了我们损失就大了――这么多的铁桶和钢材!”

    马千瞩正想说话,忽然驾驶室里钻进来一个洋妞,拿着个照相机喀嚓喀嚓的一阵猛拍,大伙都是一愣,这才是想起这是丁丁的大洋马女朋友潘潘,接着丁丁也进来了,手里拿着个采访机,直接就要马千瞩谈谈登陆的感想――这位不甘寂寞的传媒记者已经拉拢了几个懂印刷的,准备出穿越者的第一张报纸,他连股份都分配好了,还给自己未来的报纸取了一个毫无创造力的名字《临高时报》。

    “没什么感想。”马千瞩一脸不合作的态度。其实他今天心潮澎湃的很,就是不喜欢采访这类玩意,他更愿意安安静静的写回忆录的时候再提自己的感想,而不是被人用某个东西戳着问。

    “文总呢?谈谈你的看法。”丁丁马上转换对象,潘潘过来又是对着文德嗣一阵猛拍。

    “历史性的一天。”文德嗣说。